网络小说写作中的情绪是什么?

读者所通过小说而产生或感受到的情绪,源头是这本小说的作者,作者将自身所产生的情绪,或者从其他任何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情绪,通过写作,传达给了读者。

作者看到了令人愤怒的一幕,他将画面重现,亦或者他将情绪化用到小说中构建了一个可以令阅读的人也感受到愤怒的情节。

——这就是通常的「情绪」。

以下内容来自于一本写作教程:

然而,小说的本质是情绪。

一个小说家真正的宝藏(你也可以称之为灵感源泉),皆在他亲身体验过的感受、激情、痛苦与狂喜之中。

在写作的过程中,他通过人物转化这些经历。

弗朗索瓦丝·萨冈所作《你好,忧愁〉或许是20世纪最著名的成长小说。她创作这本书时自己就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她通过小说出色地向读者展现了人生中这段艰难时期的焦虑、痛苦及温柔。

但是,我坚信,她如果试图在十几岁时栩栩如生地呈现母亲对孩子强烈的爱,或者丈夫对亡妻的感情,那肯定不会写得那么好。

在肯·福莱特的《圣殿春秋》中,一条极为精彩的情节线就是一对新婚夫妇家庭内部的纷争和嫉妒——夫妻双方都因从前的通奸行为有孩子。

福莱特先前的六本畅销书中都没有这种元素。然而在写《圣殿春秋》时,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他也步入了第二段婚姻,而他的妻子有三个孩子。我可以肯定,他从未想过有意把这段人生经历化用在小说里。然而,亲自体验的这些日日上演的家庭争执和矛盾,确实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正是这种对日常情感的汲取,在不知不觉间成了每个小说家的素材之源。

让我们更为简单地看待这个问题。女性作家普遍能把分娩剧痛写得更出色,而男性作家则更擅长写战争的激烈与恐怖。那些四十岁或更年长的作家往往在塑造成熟人物和年轻人物时都很成功。

情绪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偶尔会看到一些作者说自己虽然写出来的东西是爽的,可以让人爽的,但自身是无感的,是模板化之类的,自己写得没有感觉——这种话鉴定为屁话。

就好像一个小H文作者说他可以让看H文的人很爽,而自身却不会爽,那么,如果他说的是真的,他应该去看看医生。

如果会对看过的小说或者动漫写杂谈写感想的人,会发现,在刚看完的时候,感想是最丰富的,最真实的,最爽的,当然烂作看完的时候是最具有攻击性的。

这就是因为情绪不断的积攒,让你有所感受,如果你时隔很久想再去写,感受就会变淡很多,因为情绪消失掉了。

之前说过,作者看见了令人愤怒的一幕就可以将其化为情节传达。那么,网络小说作者毫无疑问都是阿宅,也不可能天天上外面找情绪,应该怎么获得情绪呢?

——看别的作品,动画漫画也好,小说电影电视剧甚至短视频都可以。

你要写一段机甲战斗,就去看环太平洋,感受机甲的震撼,认真体会拍摄的手法精妙的战斗视角。

你要写一段催泪的剧情,就去看各种催泪剪辑,你要写一段狗粮,就去看看恋爱番(强推我心危)。

最能体现情绪的题材,其实就是同人,因为大部分作者写同人,有东西可写,那一定就是来自于他对于原作的各种情绪,最经典的一种同人写作法,不就是弥补遗憾吗?

所以,明白了吗?

哎,写这些在这个博客也没人会看到,新人最喜欢看的就是一群什么也不懂也没写过几本书更没出过成绩的视频博主在那里讲——「应该怎么写大纲」。